Vocation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無意中翻到的、多年前抄下的社會學筆記,

幾十行的韋伯佳句讓我重回社會學理論那種予人浩瀚睿智之感。

- 社會學的古典詮釋典範大家韋伯(Max Weber)強調價值的多元性,若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和熱情,此生根本不值得一活。

真正的價值應該是有足夠的意志和勇氣去面對現實的挑戰。

-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找尋挑起生命旋律的那一根魔絃。

「若是有人說要以學術做為一種志業,他就必須要能忍受那些實力不如自己的人走在自己的前面,如此他才能有資格聲稱學術是他的志業。然而,就我所知,很少有人在受到這種待遇後不會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另外,在我們今天,有些年輕人若真的渴望把學術當作一種超乎現實之力外的志業(vocation),若有人真把學術當成一種神聖的、無關乎功利的一種事業的話,那我則要提醒 : 科學一日千里,我們今日的研究必定會被明天的研究所推翻、突破,如此便衍生出一種困難,我們要如何從中去確信,今日的研究,明日便不再是事實? 投身於這種如過眼雲煙的事業到底有何價值? 因此若是有人真禁得起這種考驗,他就必須有在面對經驗資料所產生的一種就事論事的熱情。如果沒有這種別人看似怪異的熱情,而你沉醉其中,那你也沒有資格說『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Plus d'infos »
Copyright © 2017 Sophie Sylvestre. All rights reserved. Fourni par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