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多肉植物的毒


Aeonium tabuliforme 明鏡 / 盤葉蓮花掌


Château de Montmarin 堡主宅邸


在Château de Montmarin 參展時正是五月中旬陽光燦爛開始毒人的季節,許多多肉植物都很給面子地開了花,我被一株Echeveria setosa的鮮豔花朵給迷倒了,這天立刻加入多肉植物迷的行列~

攀牆的茉莉散發陣陣清香


一開始先跟婆婆要了一盆明鏡(Aeonium tabuliforme)和錦司晃(Echeveria setosa),放在家裡讓它們曬曬太陽就好有成就感! 我在錦司晃的盆裡發現了一株小幼苗,於是把它移盆另外養,看著小苗天天有明顯的成長就覺得這植物未來真是不可限量啊。

多肉植物的葉插繁殖真是驚人,想到自己已經好久沒有對栽種植物感到興趣,這次卻可以如此著迷就覺得神奇。



以下就是我暫時放在窗邊/書櫃上的植物,括弧中為拉丁文學名。


換盆前的 Echeveria setosa

錦司晃 (Echeveria setosa)
俗稱「墨西哥爆竹」(Mexican firecracker),日本名稱「錦司晃」。
就是被它綻放的花震懾住了,讓我立刻敗倒在石榴裙下加入多肉迷行列! 
看似平凡的擬石蓮,卻迸射出如此鮮艷的花朵!希望窗邊的它能好好地茁壯

Echeveria setosa 尖端橙黃色、底部紅色的花朵




令我著迷不已,目前是個人最愛的「明鏡」

明鏡(Aeonium tabuliforme)

又稱「盤葉蓮花掌」,驚人的植物。源於加納利群島的多肉植物,景天科(Crassulaceae)的艷姿屬/蓮花掌屬 (Aeonium),俗名「明鏡」、「盤葉蓮花掌」,肉質葉排列緊密,呈水平方向生長,葉匙形,草綠色,葉緣有纖毛,整個葉盤水平如鏡,沒有一絲空隙,好似幾何圖案,非常奇特。明鏡不像一般多肉可以使用葉插法,而是大多採用分株法進行繁殖,所以繁殖上不太簡單。印象中台灣的多肉迷很少提到明鏡,是因為比較沒人種嗎? 對岸的淘寶網倒是很多人在賣,連綴化的明鏡都讓我心癢癢! 話說韓國的多肉迷很喜歡蒐集綴化的植物,我很幸運,在公婆家的溫室就有一堆綴化的多肉,我每次回去都要朝聖一番。

其實一開始在網路搜尋圖片時,明鏡是一株會讓我感到詭異害怕的植物,因為一旦開花了它就會死去,在開花前它倒是可以活很多年。它的拉丁文副學名tabuliforme意為「形狀如桌子」,的確,植物本身就如桌子一樣是平的,平到可以在上面放零錢~XD 我期待可以養到跟兩隻手一樣寬,但至少要三年吧~


左: 婆婆家溫室生產的明鏡     右: 仙肉業餘協會的明鏡,顏色較鮮綠,可能有施肥



Graptosedum francesco baldi,葉色會隨氣候變化的秋麗

秋麗 (Graptosedum 'francesco baldi')

中文俗名也太好聽。在南特花博隔壁業餘仙肉協會的攤位買的,我被這粉嫩葉色吸引,二話不說就付錢了(還真是敗家...)。目前掉落的葉片正葉孵中,看來過一陣子又要準備小盆子了。
秋麗開花的姿態


在秋麗下面乘涼的不死鳥幼苗,約有九株

不死鳥 (Kalanchoe daigremontiana)

我在中正紀念堂的花園有看過大型的。伽藍菜屬,購入時已跟秋麗同盆,在秋麗身旁一天天茁壯,前幾天我換了大一點的盆子,等它們有天夠大了我再換盆。不死鳥之所以如此命名就是因為它強大的繁殖力,常常一片掉落在他盆的小葉子就可以生根,且生長速度奇快,不認識它的人還以為是惡草呢~


Ceropegia woodii,台灣又稱「愛之蔓錦」

愛之蔓 (Ceropegia woodii)

蔓形多肉植物,心形對生的葉片,法文俗稱「心之鏈」(chaîne des coeurs),南特花展最後一天清倉的戰利品,兩盆一歐,不買是傻子,錢當然給它爽快掏出來!!!
放在陽台吊盆上的愛之蔓一定更討喜


扁平如扇的玉扇鳳梨

玉扇鳳梨 (Tillandsia cyanea)

又稱紫花鳳梨,因為花是紫色的,不是多肉植物,但我覺得顏色很特別就買了,也是南特花博清倉的戰利品,一歐一盆,不買是白癡! 錢又再度很爽快地掏出來了!!!XDDD

同家族還有其他顏色



我的多肉小朋友們

秋麗、乙女心...落葉等待生根中

可能有綴化基因的石蓮潛力股? 要長大了才知道

佛甲草屬(Sedum)的一種,在溫室裡撿到的小寶貝

Echeveria 盆中撿到的嫩芽

上圖的嫩芽換盆才兩周,就長出許多片葉子,開心

最後,集合所有植物來個大合照!

書櫃上的新寵物



Plus d'infos »

Les Floralies 南特花博



五月的Angers,林蔭道公園一景

四年或五年舉辦一次的花博,今年還是老樣子在南特郊區La Beaujoire 展覽會館開跑,我的眾多小叔們也都幾乎來參一腳幫忙。這次花博展出從5/8到5/13,為期共十天,展期跟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台北國際花博怎能相比,台灣很少舉辦國際型的植物展,有機會當然要辦久一點囉。

南特花博第一天的人潮


況且法國的植物節行之有年,類似活動已有悠久的歷史,法國又是西歐的農業大國,法式花園雖然看久了好像都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凡爾賽宮、楓丹白露宮、羅亞爾河沿岸城堡的花園都是法國庭園造景藝術不可不看的成果。

凡爾賽宮的橘園

那麼法國的普羅大眾對植物的態度又是如何? 住郊區的民眾一般家家有花園,每個人對植物或多或少都認識一點,就算不是念植物或園藝學的人也略懂一二。在家拈花惹草更不是退休閒散者的專利,不需要懂得很多,但是來逛花市的民眾一般都是對植物有好奇,把栽種植物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有的千里迢迢從南部上來,就是為了找一棵自己想得到很久的植物。

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凡爾賽宮花園

這次花博大放異彩的台灣蝴蝶蘭,在國際組得到了銀牌,我驕傲的跟我婆家說這件事,荷蘭的蝴蝶蘭走得是很商業的路線,簡單來說就是販賣,生產配種這一塊還是台灣強(個人意見),台灣常常舉辦蘭花大型比賽,來參展的蘭花一朵比一朵大,看到台灣蘭花栽培業者上France 3的專訪,我真是高興,台灣終於不是靠立法院打架或是政治醜聞之類的來打開國際能見度。


來自台灣的蝴蝶蘭

銀牌的榮耀


Les arts floraux 花藝
最後,期待下次花博能再見到台灣的蘭花!




Plus d'infos »
Copyright © 2017 Sophie Sylvestre. All rights reserved. Fourni par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