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何有人可以明明懂的事不多,不但不謙虛,還可以理所當然氣燄囂張霹哩啪啦地在餐桌上灑一堆批評,而且還是負面的那種。
我現在明白了,我覺得法國年輕人或是小孩並不是特別早熟或比台灣人懂得多,相反地,他們非常地幼稚急躁,雖有狡黠的聰明,卻沒有包容的智慧雅量,對亞洲的理解也相當受限。他們只是很會blablabla講一堆,好聽一點是「勇於自我表達」(因為從基本教育開始法國人就非常推崇表達這件事),難聽一點是「盲目批評」,很瞎,真的很瞎。
他們對於台灣美食、亞洲料理到底懂多少,口味這件事是很主觀的,也跟習慣有關,我說某種乳酪聞起來很糟,氣味像公廁一樣令人不適,以老法一貫好辯的個性,我的小姑跟小叔就開始聯「嘴」揶揄說中國料理的不是(好像是本能地把我同化為中國人),我講個一句,他們可以回個一大篇。好樣的。
有一次也是因為另一個小叔(我先生兄弟姊妹很多),飯桌上聊天時他聽聞我先生轉述我料理肉類的方法是切成丁再煎炒,我先生對這種烹飪效果讚不絕口,但我親愛的小叔卻直接當大家的面說「把肉切丁切塊,這不叫料理」(難道所謂的cuisine是由你來定義的? 肉不切丁才叫料理,牛排豬排羊排雞排才叫料理? 太可笑了,真的要親眼看到他那副嘴臉才會火大)。
還有一次,親戚的電話壞了,他說電池有問題,接著就說「一定是台灣製的」。我知道他是在間接教訓調侃我,但是我偏偏就裝作我聽不懂,我就是要用一付「你在說啥土話老娘我聽不懂」樣,來氣死那些向來志得意滿以教訓他人為樂的法國人。等該小叔離開以後,我公婆都站在我這邊安慰我說「他很壞,他是故意的,等他有天也娶台灣人他就會後悔」,我回「沒關係,我不在意,而且我敢跟您們打賭他絕對會娶法國女人」(OS: 以他那極端的沙文主義,台灣人嫁給他就瞎透了)。
令我不滿的除了批評內容外(當然他可以批評,但是法國人的批評就是超級機車,而且還是對自己的家人朋友),還有那種明目張膽的跋扈態度,因為其實他們對中國日本這些主要亞洲國家的思想和文化習慣了解得太少,而對自己國家的文化太過了解,以這些高盧雞的習性,they 當然會大肆吹捧自己母國的美好,尤其是連亞洲都沒去過,要以我一個區區小台灣人的兩三句話為基礎一直吹噓對比法國的偉大當然非常容易。
回家跟先生抱怨了一下,他說「不要理他們,他們什麼都不懂。」
是啊,所以我就是氣在心裡等時機成熟再反擊(等他結婚的那一天一定要好好鬧他)。法諺云: 「復仇是一盤冷掉再吃的菜。」(La vengeance est un plat qui se mange froid.) 我雖不是志玲姊姊,但是下次我會一笑置之,或用冷漠來證明they的自大愚蠢。面對對話者的無知(ignorance),我就用無視(ignorer)來回應。有時沉默比惡言更傷人哪。
至於我家那隻大豬(文明一點的稱呼應該是「我的配偶」),他偶爾也有類似的症狀,不過該動物還有其他更令人難以置信的幼稚行為,容我改日大爆發再敘。
 |
| 老娘改天要練一下長一點的法文粗話,入境隨俗,罵人帶髒字才是我本色,哇哈哈!!! |
Plus d'inf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