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雜記 3


15區,米哈波橋上。左方是自由女神像。



今天我不歌頌巴黎的美好,
而是要寫一些很個人的事。
若傷眼請勿往下看XDDD


17區,Jardin et Serres d'Auteuil。裡面的熱帶溫室有魚池和各種熱帶植物。



--------------------------------這是隱私的分隔線--------------------------------------



從11月中旬到現在,培訓課也上了快兩個月了,
這兩個月更加深了我在巴黎未來生活及闖蕩的決心。

我心裡一直是有這樣的想法,
在巴黎找份工作,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又可以融入法國社會。


我每天搭地鐵,每天都很有存在感,有一種活著的感覺,可能因為思緒太紛亂,「我思故我在」。大都會的快速步調讓我重新活了過來。嗯,稱不上精彩,但每天都挺充實,在培訓中心的日子過得飛快,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我的行事曆裡記錄著一堆待辦事項。


對應屆畢業生或是失業者而言,找實習機會一直是個很核心又難搞的問題。
尤其現在很多企業偏愛用自己認識的人,人脈果然是很重要的啊。
而對我這個從零開始的外國人來說,一個字 : 「難」!


所以這個聖誕假期回Anjou 婆家團聚,我行事曆裡還有好多未完成的雜務。
上網找工作+實習、投履歷、寫動機信、請不太有耐心的先生校對@@、複習Excel、複習國際貿易的相關計算題...,為了區區一個工作機會重寫動機信+更改履歷表就能花我一下午的時間,果然,我的假期也是跟平日一樣時間過得飛快 : 履歷沒投多少封,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Jardin et Serres d'Auteuil 中的仙人掌溫室



來到法國這兩年也就這樣「看似」無聲無息過去了。


對啊兩年了,班上的某些同學對於我只來法兩年說法文卻沒啥腔調感到驚訝,
我也很驚訝這兩年我是怎麼活過來的。

也許巴黎的美麗風景可以彌補我這兩年空虛的行事曆和銀行帳戶。

12月,巴黎古監獄和難得的夕陽



也許回到巴黎後我會更堅強、更勇敢,更有野心去做以前沒嘗試過的事。
也許我會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企業並有幸到他們那裡實習。
也許我會在巴黎找到一間房租便宜的房子。
也許有天我會有一個大水族箱,裡面會養我喜歡的大眼金魚。
也許有天我的生活會步入正軌。
也許有天世界經濟會變好。
也許有天某些法國人不會再排斥全球化的衝擊(這應該需要時間)。
也許有天我的慾望清單(Liste de mes envies)會一一實現。


假期未完,我已開始期待回巴黎繼續用功。
我只希望巴黎不要太快下雪,因為還有隻魚等著我去接牠回家呢~


聖誕節已過,可惜今年我還是沒能在巴黎跨年,2014年太多可惜了,就期待明年吧~
最後祝大家2015新年快樂,我們台北 / 巴黎後會有期。




Plus d'infos »

巴黎雜記 2

亞歷山大三世橋




巴黎像台北,我喜歡台北,所以我也喜歡巴黎。

十二月,天氣開始變冷,上個週末冰冷的雨加上冷冽的風讓我有身在台北的錯覺。

搭地鐵時也會想起台北, 我不覺得台北人冷漠,巴黎人相較之下也沒特別冷漠,也許因為我在城市裡長大,感覺不出落差。

將近一個禮拜的通勤生活,讓我已經習慣了巴黎的地鐵文化,早上車廂裡常有藝人演奏樂器,手風琴、大提琴,有時還有卡啦OK = = ,我跟家人說我每天在地鐵都有音樂聽,還是免費的哩,他們都笑了。


早上通勤會看到的景象


這次在巴黎生活已經一個月了,搭地鐵讓我想起台北的捷運,那種活力和繁忙的都市氣氛。搭地鐵的時光讓我覺得巴黎人像老鼠,每天在隧道裡竄來竄去,直到找到自己要的出口。


孚日廣場



而我的出口在哪裡?



自從來法以後,每一次的決定或是變化,都像是一場革命,一場冒險,顛覆了我過去的生活模式,扭轉我對一些事物的離奇想像。但是這次來巴黎,我並不後悔,雖然每天課程滿到爆炸,下課也沒動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連跟同學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但是我知道來巴黎的目的不是來玩的 (真的嗎?),而是要找到另一個出口。


市政廳


目前我略微焦頭爛額的找實習,每天都在祈禱,每天都在絕望和希望之間徘徊,每天都告訴自己要正面要積極,不可以輕易放棄,不可以 baisser les bras,否則一切時間和金錢都是白費了。上課認識了十幾個同學,但我真正欣賞起來的不多,也許別人也不是很欣賞我,I don't care,在法國生活雖不算久,但我已經學會不在意別人怎麼說,因為這就是我。


蘇利宅邸


有時想想也會覺得奇怪,我居然現在人在巴黎,這一切就像夢一樣,記得小時候巴黎對我而言就只是一個遙遠的地名而已,或是一個法蘭酥上的鐵塔圖案罷了。當時我對巴黎的印象就是法國、凱旋門或是一個雙簧管樂聲飄揚、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





人生的際遇真是無常啊。


至於學法文,這又是另一段漫長的故事,我實在有太多學法文的心得要說了。


紐約大道上驚見艾菲爾



地鐵到了Opéra站,該下車了。思緒清醒了,我沒有忘記我是誰。


我很想念在台灣的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離久情疏」,我不相信這句話,因為我對你們的想念,時時放在心中。



Plus d'infos »

巴黎雜記 1





斷斷續續來過巴黎好幾次了,第一次來是為了那年的萬聖節假期,有幸透過朋友在居大不易的巴黎得以有地方落腳,玩了一個禮拜,幾乎走遍各大觀光景點。第二次 是為了和一位良師益友見面喝咖啡,故索性就在巴黎來個一日遊。第三次則是為了要去凡爾賽宮,借住離凡爾賽不遠的朋友家...第四次、第五次...
Plus d'infos »

關於古蹟之有感而發


我也不想自掃門前雪,但是老實說,回來台灣真的讓人生氣的事很多。

我指的不是生活上那種物理性的騷擾(例如逛街時有人經過旁邊碰到我的包包卻不以為意的那種擁擠),令人生氣的是那種涉及台灣特殊性的東西,有很多產業是跟文化相關的,但是台灣真的嚴重缺乏相關知識,對古蹟一般大眾或是媒體也甚少提及,在主流媒體上很少有相關企劃宣揚告知民眾哪裡有值得欣賞的古蹟建築或是其歷史(記者懶又嗜血不做功課查證)。如果台灣要發展觀光,真的要跟法國或是日本學一下,他們很懂得「行銷」自己的歷史文化,很會「賣」自己的文化遺產,讓人會有憧憬想去這個國家一探究竟。隨便問一下當地法國人這座城堡是幾世紀的建築? 風格是古典主義? 中世紀? 文藝復興? 拿破崙帝國時期風格? 新古典主義? 現代? 一般人(至少有大學文憑的那種) 都略知一二。台灣沒有鐵塔或是凡爾賽宮,但是來台灣的外國人會想逛哪裡?

台灣的跳蚤或是舊貨市場,是誰在逛? 我想到熙來人往的龍山寺跳蚤市場,他們賣什麼? 我們對舊的東西尊重嗎? 在意嗎? 還是我們只要活得便利舒服就好,這些都不重要?
其實我是在回憶那時自己剛回台灣的心境。

本來不想寫那麼多,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一提到文化遺產這件事,真的覺得經營文化這件事需要有遠見的人,如果台灣自詡為中華文化的最後一塊淨土,古蹟保存這件事非常重要。

回想前天跟個待過台灣的老法聊天,我說台灣是個美食天堂,他不以為然(沒有到輕蔑的地步啦),我後來反問自己,其實也沒多"美食",夜市小吃並不算美食 (當然鼎泰豐之類的品牌另當別論),我們連評價一道菜餚是否算是美食的標準都沒有,是有啥好說嘴自己是美食王國? (我好後悔那樣說真是沒經大腦@@) 如果沒有自己的標準和遊戲規則,其實很難評價一件事物是哪個等級的。而老法最喜歡的就是定標準、批評、打分數,進而將事物歸類,知道它的限制。
所以...很精細很複雜!!



Plus d'infos »

在法國要辦啥?


我想這個標題應該夠吸引人,尤其是對於跟我一樣打算在法國長居生活的人。以下是我個人經驗。


醫療 : 
在法國長居的人,一定要去辦Carte Vitale(法國的健保卡),最好再買一份Mutuelle(私人醫療保險)。因為開始工作後公司會跟你要健保卡的卡號,除了看醫生要出示之外,也是為了將來提撥退休金使用,每個月會有一筆錢被撥到個人的健保戶頭,Mutuelle則是為了未雨綢繆,看醫生或是抽血檢查之類的項目可以獲得保險金補助而省下大筆花費。


就業 : 
在就業中心Pôle Emploi登記,跟就業中心的專員約時間面談,找實習或是成人職場進修也可以。講到法國的工作,分類也好複雜啊。下面這些字彙是必須要知道的 : 

1. CDD 限期長期合約(contrat à durée déterminée)---合約到期老闆不一定會跟員工續約,有可能每年更新合約,也有可能不續聘。

2. CDI 無限期長期合約(contrat à durée indéterminée)---鐵飯碗,除非員工自己辭職,不然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老闆若解雇CDI員工算是毀約,會損失一筆賠償金。CDI對勞方很好,但是聽說有些老闆為了裁員會想辦法讓員工自己辭職,例如利用同事的壓力...等等手段。(聽聽就好)

3. Intérim 臨時代理工---例如七八月放暑假時,很多企業就會找臨時代班的人來替補去度假的員工的職缺。有點像是短期打工。

4. Stage 實習

5. Alternance 實習+工作交替---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有機會拿到企業發的補助金,有點像是半工半讀,不限於學生,一般已進入職場的人也有機會。

6. Vacataire 臨時雇用人員---跟intérim一樣是補缺的


移民居留權 : 
每年去市政府更新居留證。第一年辦很機車,不但麻煩還要繳一堆錢,辦幾次以後或許可以換十年長居居留證不用每年跑,當然要申請國籍又是另一件事了。


法國駕照 : 
若已有台灣駕照要記得拿到居留證貼紙(現在是藍色的了)一年內要去去市政府換,台灣駕照換法國駕照只會有六點。如果超過換照期限就要在法國當地重新考照,重新考照除了很花時間之外,重點是銀兩也會花很多@@


目前只想得到這麼多,改天再補充~


Plus d'infos »

香波堡週末之旅


Game Fair 狩獵展的另一個出口可以看到Chambord城堡

距離第一次參觀香波堡已經五年了,好多回憶啊~

回想第一次來法國,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第二個週末就搭火車到杜爾參加城堡旅行團

入口對面的狗狗接飛盤秀(Dog show)準備中

城堡入口








說到Chambord城堡,很多名人來過這裡,黛妃也是。

達文西設計的必看有名螺旋梯

這個螺旋梯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可以看到對面的人卻永遠不會相遇。

鎮宮之寶 : 16世紀的瓷爐(?) 











拱頂裝飾

拱頂裝飾是參觀時必看的重點之一 : 法蘭西一世字母縮寫和火蠑螈。


堡內正在展覽繪畫





通往屋頂,往上面看才精彩







幅員遼闊,佔地5000多公頃的狩獵森林保護區





好險觀光客今天不多





狗狗接飛盤秀就在壯觀的城堡前面


附近的小教堂,市政府就在旁邊

還可以在城池泛舟,好愜意
Plus d'infos »

開車這檔事


拿到法國駕照已經是2014年初的事了,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我還是無法開始正式上路開車。令我慶幸的是,我在工作期間順利換到法國新式的電子駕照,沒有遭到市政府刁難叫我繳什麼出生證明之類的繁雜文件,不用在法國花那一兩千歐重考一次駕照實在是今年最棒的生日禮物 (笑中帶淚)。

說到開車這件事,有的人是又愛又恨,愛開車的人喜歡的是那種在路上馳騁的速度感,一種能享受人車一體的駕馭感。討厭開車的人或許就是厭惡那種必要迫切的危機意識,常常要在交叉口注意行人來車,避免撞到人或被撞的鳥事發生。我家大豬就是屬於後者,開車容易緊張,所以也害怕把方向盤交給我這初學者練車。我就是因為這樣,反而更不敢開。

尤其在台灣駕訓班學車的人都知道,駕訓班從訓練到考照只要一個月,從訓練到發照時間實在太過倉促,路上駕駛實際上也才幾個小時,這麼短的時間怎麼能夠精通操作小客車?更何況我這個機械白癡,在校園連騎腳踏車都會被風吹倒了,所以操作交通工具一直是我不敢碰的一塊。

不過我還是要驕傲地說,在台灣上駕訓班時我是該梯次唯一考手排的女生,排我前面的男生因為撞到安全島所以直接淘汰被考官叫下車(在方向盤前崩潰T T),而我則是在倒車入庫因為太晚轉彎而壓到了線,被扣了15分,好險其他項目都順利通過了,總算沒白繳學費啊。



一到了法國,我公公第一次看到我的笨拙停車後就幽幽地說 :「我現在知道台灣駕照的價值了」。我跟他們說,在台灣很多人有駕照但是不敢開,我小叔回我,在法國則是很多人就算沒駕照也照開。哈,兩個世界啊。

由於最近學會了駕駛輪轉車(暫譯,法文名稱herse rotative)鏟除公婆家田裡的惡草後,我對於操縱機械這件事似乎有了一點心得,於是就想上路開開看,往常都是先生讓我開一段路,我如履薄冰時速都只敢控制在60km以下,不是怕開太快停不下來,就是怕自己把車弄壞。

前幾天,讓我稍微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 我終於順利從公婆家開回我家,我不再是一開始那個戰戰兢兢害怕加速的我了,順利讓變速箱排到5那個數字,看到車速表指針指到100時我真有一種奇幻的感覺!!! 天哪,我在高速公路上所向披靡耶,媽我出運了!!! 總共27km的路程,雖然我花了40分鐘那麼久,但是順利把車開回家真是令我感動高興啊。

回家後我那吝於鼓勵的先生說道 :「好,進步很大。」
總算,我之前也不是被罵心酸的。= =



Plus d'infos »

中了多肉植物的毒


Aeonium tabuliforme 明鏡 / 盤葉蓮花掌


Château de Montmarin 堡主宅邸


在Château de Montmarin 參展時正是五月中旬陽光燦爛開始毒人的季節,許多多肉植物都很給面子地開了花,我被一株Echeveria setosa的鮮豔花朵給迷倒了,這天立刻加入多肉植物迷的行列~

攀牆的茉莉散發陣陣清香


一開始先跟婆婆要了一盆明鏡(Aeonium tabuliforme)和錦司晃(Echeveria setosa),放在家裡讓它們曬曬太陽就好有成就感! 我在錦司晃的盆裡發現了一株小幼苗,於是把它移盆另外養,看著小苗天天有明顯的成長就覺得這植物未來真是不可限量啊。

多肉植物的葉插繁殖真是驚人,想到自己已經好久沒有對栽種植物感到興趣,這次卻可以如此著迷就覺得神奇。



以下就是我暫時放在窗邊/書櫃上的植物,括弧中為拉丁文學名。


換盆前的 Echeveria setosa

錦司晃 (Echeveria setosa)
俗稱「墨西哥爆竹」(Mexican firecracker),日本名稱「錦司晃」。
就是被它綻放的花震懾住了,讓我立刻敗倒在石榴裙下加入多肉迷行列! 
看似平凡的擬石蓮,卻迸射出如此鮮艷的花朵!希望窗邊的它能好好地茁壯

Echeveria setosa 尖端橙黃色、底部紅色的花朵




令我著迷不已,目前是個人最愛的「明鏡」

明鏡(Aeonium tabuliforme)

又稱「盤葉蓮花掌」,驚人的植物。源於加納利群島的多肉植物,景天科(Crassulaceae)的艷姿屬/蓮花掌屬 (Aeonium),俗名「明鏡」、「盤葉蓮花掌」,肉質葉排列緊密,呈水平方向生長,葉匙形,草綠色,葉緣有纖毛,整個葉盤水平如鏡,沒有一絲空隙,好似幾何圖案,非常奇特。明鏡不像一般多肉可以使用葉插法,而是大多採用分株法進行繁殖,所以繁殖上不太簡單。印象中台灣的多肉迷很少提到明鏡,是因為比較沒人種嗎? 對岸的淘寶網倒是很多人在賣,連綴化的明鏡都讓我心癢癢! 話說韓國的多肉迷很喜歡蒐集綴化的植物,我很幸運,在公婆家的溫室就有一堆綴化的多肉,我每次回去都要朝聖一番。

其實一開始在網路搜尋圖片時,明鏡是一株會讓我感到詭異害怕的植物,因為一旦開花了它就會死去,在開花前它倒是可以活很多年。它的拉丁文副學名tabuliforme意為「形狀如桌子」,的確,植物本身就如桌子一樣是平的,平到可以在上面放零錢~XD 我期待可以養到跟兩隻手一樣寬,但至少要三年吧~


左: 婆婆家溫室生產的明鏡     右: 仙肉業餘協會的明鏡,顏色較鮮綠,可能有施肥



Graptosedum francesco baldi,葉色會隨氣候變化的秋麗

秋麗 (Graptosedum 'francesco baldi')

中文俗名也太好聽。在南特花博隔壁業餘仙肉協會的攤位買的,我被這粉嫩葉色吸引,二話不說就付錢了(還真是敗家...)。目前掉落的葉片正葉孵中,看來過一陣子又要準備小盆子了。
秋麗開花的姿態


在秋麗下面乘涼的不死鳥幼苗,約有九株

不死鳥 (Kalanchoe daigremontiana)

我在中正紀念堂的花園有看過大型的。伽藍菜屬,購入時已跟秋麗同盆,在秋麗身旁一天天茁壯,前幾天我換了大一點的盆子,等它們有天夠大了我再換盆。不死鳥之所以如此命名就是因為它強大的繁殖力,常常一片掉落在他盆的小葉子就可以生根,且生長速度奇快,不認識它的人還以為是惡草呢~


Ceropegia woodii,台灣又稱「愛之蔓錦」

愛之蔓 (Ceropegia woodii)

蔓形多肉植物,心形對生的葉片,法文俗稱「心之鏈」(chaîne des coeurs),南特花展最後一天清倉的戰利品,兩盆一歐,不買是傻子,錢當然給它爽快掏出來!!!
放在陽台吊盆上的愛之蔓一定更討喜


扁平如扇的玉扇鳳梨

玉扇鳳梨 (Tillandsia cyanea)

又稱紫花鳳梨,因為花是紫色的,不是多肉植物,但我覺得顏色很特別就買了,也是南特花博清倉的戰利品,一歐一盆,不買是白癡! 錢又再度很爽快地掏出來了!!!XDDD

同家族還有其他顏色



我的多肉小朋友們

秋麗、乙女心...落葉等待生根中

可能有綴化基因的石蓮潛力股? 要長大了才知道

佛甲草屬(Sedum)的一種,在溫室裡撿到的小寶貝

Echeveria 盆中撿到的嫩芽

上圖的嫩芽換盆才兩周,就長出許多片葉子,開心

最後,集合所有植物來個大合照!

書櫃上的新寵物



Plus d'infos »
Copyright © 2017 Sophie Sylvestre. All rights reserved. Fourni par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