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想自掃門前雪,但是老實說,回來台灣真的讓人生氣的事很多。
我指的不是生活上那種物理性的騷擾(例如逛街時有人經過旁邊碰到我的包包卻不以為意的那種擁擠),令人生氣的是那種涉及台灣特殊性的東西,有很多產業是跟文化相關的,但是台灣真的嚴重缺乏相關知識,對古蹟一般大眾或是媒體也甚少提及,在主流媒體上很少有相關企劃宣揚告知民眾哪裡有值得欣賞的古蹟建築或是其歷史(記者懶又嗜血不做功課查證)。如果台灣要發展觀光,真的要跟法國或是日本學一下,他們很懂得「行銷」自己的歷史文化,很會「賣」自己的文化遺產,讓人會有憧憬想去這個國家一探究竟。隨便問一下當地法國人這座城堡是幾世紀的建築? 風格是古典主義? 中世紀? 文藝復興? 拿破崙帝國時期風格? 新古典主義? 現代? 一般人(至少有大學文憑的那種) 都略知一二。台灣沒有鐵塔或是凡爾賽宮,但是來台灣的外國人會想逛哪裡?
台灣的跳蚤或是舊貨市場,是誰在逛? 我想到熙來人往的龍山寺跳蚤市場,他們賣什麼? 我們對舊的東西尊重嗎? 在意嗎? 還是我們只要活得便利舒服就好,這些都不重要?
其實我是在回憶那時自己剛回台灣的心境。
本來不想寫那麼多,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一提到文化遺產這件事,真的覺得經營文化這件事需要有遠見的人,如果台灣自詡為中華文化的最後一塊淨土,古蹟保存這件事非常重要。
回想前天跟個待過台灣的老法聊天,我說台灣是個美食天堂,他不以為然(沒有到輕蔑的地步啦),我後來反問自己,其實也沒多"美食",夜市小吃並不算美食 (當然鼎泰豐之類的品牌另當別論),我們連評價一道菜餚是否算是美食的標準都沒有,是有啥好說嘴自己是美食王國? (我好後悔那樣說真是沒經大腦@@) 如果沒有自己的標準和遊戲規則,其實很難評價一件事物是哪個等級的。而老法最喜歡的就是定標準、批評、打分數,進而將事物歸類,知道它的限制。
所以...很精細很複雜!!
0 commentaires :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