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18

剛才餵完了奶,趁孩子睡覺,總算現在可以挪出時間記錄一下自己生產的經歷。



一切都像夢一樣。



生產前從未想過會有當母親的一天,就算想過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膚淺的一些瑣事。
直到孩子真正出生,才有徹底的體會。那種體會不是透過看電視劇或是孕期大量閱讀育兒相關知識就可以徹底覺悟到自己是個母親的事實的。

回想自己孕晚期,每天骨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著雖可以稍微放鬆些但也是翻來覆去影響枕邊人的睡眠。


過完聖誕,肚子越來越大,肚皮越來越緊,預產期為1月底,那時心中只想趕快生,還一直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撐到那時候,結果新年過完了,連著好幾天有些微破水,我不以為意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反正沒有陣痛 (沒生過孩子也不知道怎樣才算陣痛),只覺得有時候肚皮好緊繃,壓迫到器官喘不過氣來很痛苦。


直到分娩前一天,一個星期三的晚上,跟先生用晚餐,正準備享用準備好的沙拉,突然間,啵的一聲黏液塞(bouchon muqueux) 像香檳的軟木塞被打開,羊水溼潤了我的酒紅色絨褲,我啊的驚呼一聲,趕快請先生幫我到樓上準備幾件衣服,好在我的待產行李已準備好擺在客廳,嬰兒衣物及衛生用品一個月前都已準備好,羊水破了不管生不生註定是要住院觀察了,我請我先生不要緊張,打個電話告知醫院我們要過去了,話筒那頭婦產科的人說「沒事,我們等你們」。


於是我就穿著濕一片的褲子到醫院了,在車上寶寶還有在動,我鬆了一口氣。


女醫生先初步幫我做診斷,當時晚上八點多,已開兩指。她問我有沒有宮縮陣痛,我說我不確定那是不是宮縮,只覺得肚皮很緊很不舒服。


接著,醫護人員將我分配到一個單人的分娩病房,九點了,陣痛開始讓我身不由己,助產士小姐問我要不要使用減痛分娩,我立刻答應,雖然當時這痛還能忍受,但我當時覺得減輕痛苦也是在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若能讓生產順利些有何不可 ?

麻醉科醫師們於是開始架設器材,我身上吊了點滴,背上和肩上貼了針筒和膠帶。

晚上10點,陣痛加劇,麻醉師問我疼痛的指數為何(10為極度疼痛,0為毫不疼痛),以作為劑量參考的指標,還試探我左邊是否比右邊痛,好讓我調整姿勢減輕痛苦也讓藥劑得以平均流向下半身。


過了午夜,陣痛就算變頻繁我也開始感覺不到太多不適。有好幾個小時,我、我的先生還有不時進來病房的助產士,盯著螢幕監視我和嬰兒的心跳和血壓,好摸索出一個讓寶寶和我都比較沒有壓力的陣痛姿勢。


約凌晨3點多,超音波顯示胎兒的臉朝上,我的胎位雖是正的,但胎兒臉應該朝下才能降低剖腹產的風險。該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正在進行一個徒手將胎位轉正是否能降低剖腹產和使用助產工具風險的研究,助產士問我是否願意參與這個實驗研究,成為實驗組 (即讓助產人員徒手將胎兒臉轉成向下),要成為實驗組也需經過電腦抽籤,很幸運的我抽到實驗組,連助產士都幫我祈禱。


簽了同意書後,一位金髮的資深女醫師到我病床邊自我介紹,接著就開始操作徒手轉正胎位(rotation manuelle)。約五分鐘後,我被告知寶寶的臉已經被轉成朝下,接著就等陣痛加劇,寶寶下降至骨盆(engagé),然後就可以開始準備分娩了。


徒手轉正胎頭後,最後他們還是使用了「刑具」來幫助我的寶寶來到世上 (該操作法文稱為extraction instrumentale),那是一種大湯匙,用途就跟吸盤(ventouse)或是產鉗(forceps)一樣,在於幫助母親加速完成分娩,將嬰兒拉出產道。

只能說減痛分娩真是好物啊,如果沒有麻醉,我真不知道我能不能生。

凌晨5點,歷經了約一小時的吸氣吐氣用力推,雖然下半身麻痺,我隱約感覺到胎兒的頭出來了,接著後面就很快地完全分娩(délivrance)。

嬰兒的哭聲我忘記是怎麼樣了,印象中沒有太響亮,助產士立刻將寶寶放在我胸口上,這是屬於我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我還沒看到寶寶的臉,只看到他茂密的頭髮。說不上是喜悅,只覺得鬆了一口氣,終於生了。

一分鐘後,助產士將寶寶移到一旁秤重量、量身高、清洗乾淨,並讓寶寶穿上我們準備的衣物,接著將他放在我的病床旁一個透明設有溫度控制的箱子裡。


正當資深醫生縫合我的撕裂傷時,我就在旁邊一邊跟先生聊天,一邊看著寶寶。


我靜靜地看著他,此刻世上的任何事情彷彿已不重要。
這個世界就只有我和他。



最後我們住院住了六天,比別人長一點是因為寶寶雖然正好37週出生不算早產,但體重還是略輕,身高也是低於平均值。六天的觀察確認母親和寶寶狀況都算不錯,寶寶體重爬升後,我們就出院了。



010418,這個我承受巨大痛苦的日子,這個難以忘懷的日子,從我的身體裡,一個生命誕生了,生產改變了好多事。我不再是我自己,不再以自我中心只想著我自己的生活。所有和寶寶無關的事都變成了風花雪月的乏味浪漫。





病房外的風景








0 commentaires :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

Copyright © 2017 Sophie Sylvestre. All rights reserved. Fourni par Blogger.